調查顯示超6成受訪者與父母通話通常在10分鐘以下 _ 中國發展門戶甜心寶貝一包養網網-國家發展門戶

作者:

分類:

requestId:68a9f29b5c37e1.03001706.

62.2%受訪者與父母通話時長通常在10分鐘以下包養

中國青年報·中青在線記者 杜園春實習生 孫靜

很多年輕人因工作、學習等原因,長期不在父母身邊,包養網只能通過電話與父母聯系。上周,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臺灣包養網聯合問卷網,對200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,36.0%的受訪者每周與父母通話2至3次,21.2%的受訪者包養網單次每周1次,16.6%的受包養網訪者4至5包養次,在7次以上的占2.8%。也有2.0%的受包養訪者表示從不與父母通話,16.8%的受訪者視情況而定。

北京某高包養價格校研一學生任飛(包養條件化名)無包養論課業再忙,每周都會與短期包養父母通一次電話,“每次通話時間都在30分鐘左右包養,有次和爸媽聊得特別開心,忘記了時間,手機都變得滾燙,掛了電話才看到通話時長有兩個多小時”。

調查顯示,62.2%的受訪者與父母通話時長在10分鐘以下,其中47.1%的受訪者在5至10分鐘,15.1%的受訪者在5分鐘以下。29.3%的受訪者在10至30分鐘,在30至60分鐘、60分鐘以上的分別僅占3.8%、0.2%。

調查中,除了電話,60.7%的受訪者主要通過微信包養價格ptt與父母交流。

成都某國包養網ppt企員工朱磊每次打電話,都要叮囑父母不要太過操勞。而父母如今最擔心的是他的“人生大事”,經常催促他趕快成家。“還告誡我與單位同事好好相處,遇事能忍則忍”。朱磊坦言,聽得包養網推薦耳朵快長繭子了,但還是能感受到父母滿滿的愛。

任飛表示,一個人在外學習和生活,會和父母講述周邊發生的好玩的事包養行情情,聽聽媽媽嘮叨家常,和爸爸聊聊時事新聞。“包養價格ptt去年冬天給家里打電話,就‘女生該不該依靠男生’的問題,我還跟媽媽爭執了起來,包養網推薦搞得我哭笑不得。爸爸則常告訴我,千萬不要報喜不報憂,有困難家人一起分擔”。

包養給父母打電話,都聊些什么?受訪者表示,自己的工作生活等情況(包養62.3%)、父母的身體狀況包養管道(61.6%)、父母的生活情包養女人況(50.6%)是最常聊的。其他還有包養意思:分享當天生活經歷的小事(42.1包養意思%)、自己的情感包養網狀況(32.9%)、自己的煩心事(28包養網.1%)等包養網

朱磊認為,與父母的交流要重在理解,每代人都有包養網每代人的思維方式,“知道父母是為我們好,多聽聽他們嘮叨,時間長了交包養甜心網流就順暢了”。

在任飛看來,常與父母溝通能讓父母進入到自己的世界,消除代溝。“其實父母也希望多了解我們包養故事的世界,他們越不懂我們越不說,代溝就越深。總能聽見同學跟父母說‘說了你也不懂’,可是不說他們更不懂,還怎么交流呢?”

朱磊認為,兩代人的觀點不同,求同存異即可,沒必要較真。“父母也需要一個窗口表達他們的觀點,不能一味怪父母不理解自己”。

與父母通電話的意義是什么?71.1%的受訪者表示能及時了解父母的身心狀況,63.4%的受訪者覺得是向父母報個平安,48.5%的受訪包養網者是和父母分享自己的生活,47.6%的受訪者認為能常與父甜心花園母有情感上的交流,4.7%的受訪者認為意義不大,只是一個形式。

受訪者中,男性占47.7%,女性占52.3%。00后占0.5%,90后占27.6%,80后占49.9%,70后占16.9%,60后占4.3%。

TC:sugarpopular900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